欢迎来到 枞阳县五务公开监督平台 登录 - 注册
网站首页 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八面来风 工作交流 案件警示 网站指南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 新闻列表  >  正文

【舌尖上的枞阳】荇菜之味:1960年的记忆

发布日期:2017-11-14 09:02:32     浏览量:1647

章乐飞

    荇菜,我们枞阳沿江的父老乡亲都唤它“形叶荷”,应该是它的叶子像荷叶小时的样子吧!故名。真不愧是“天下高文归一县”的子民,寻常百姓对湖泊里的寻常水草轻轻一唤,它的小名都很有诗意,诗意盎然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“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”“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”“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”。

  当我知道形叶荷就是《诗经》里的荇菜时,就更喜欢吟诵这诗句、怀念这水草。她天生就有诗韵,有诗味。大地是它的母体,《诗经》是它的胚胎,粼粼碧波是它的羊水。“刺溜”一声冒出水面,在湖面轻轻摇摆,款款移步。

  天上有仙女,有七仙女。人间也有仙女啊,这仙女应当是荇菜莫属了!她亦如我两小无猜的初恋,在水一方顾盼张望。她心事重重,我思恋浓浓。她真的念断红尘?就这么闲适笃定地相守着清澈的湖面,洁身自好,“……甘心做一条水草”,“油油的在水底招摇。”我只能在你身边守候,守候千年;在清澈的水边守望,一生守望。

  荇菜性洁。喜独居,也可群居;虽具野性,但也藏童趣。

       湖里有荷,出污泥而不染,示洁也傲,往那儿一挺立,这水面似乎是它一人的;刺叶盘(芡实)似黑脸钟馗,带着满身的利刺敢于与荷抗衡,也只屈居于荷之下争一湖江山。荇菜柔弱,文静,知理,让人三分。若娇小含羞的知性女人,披着浓绿的春纱,退避水边,羡岸上风景,赏水中春光。

  田畈中的水塘多是荇菜独居的地方,水愈清荇菜愈多。柔韧的茎似钓线,一端沉于塘泥,一端顶着绿叶,其茎有节,节上分枝,如蛛网,匍匐蔓延;一塘的绿叶漂浮于水面,轻摇,轻荡。

  夏末秋初,小巧别致的花朵盛开,鲜黄,金黄,在阳光下妖媚生辉,风情万种。荇菜似乎知人性,有人味。赤身裸体的小伙伴也喜在这样的水塘里戏水,它柔软细长的茎不裹脚、不裹手。从水塘的彼岸游到此岸,从水塘的这边扎猛子到那边,荇菜就悄悄地潜入水底或躲避于两边。知礼,让道,由你畅通无阻。那茎,那叶在皮肤上轻轻滑过,滑溜溜的,痒丝丝的,如母亲的手,给你挠痒痒,是温润的滋味,是惬意的安心。

       荇菜,古人采之,芼之,肯定也食。据说,古人取其高洁清净之寓意,用荇菜羹祭祀祖宗神灵。明时陈继儒的《岩栖幽事》也载“吾乡荇菜,烂煮之,其味如蜜,名曰荇酥,郡志不载,遂为渔人野夫所食。”它又叫“荇酥”,当是古人对荇菜的喜爱,美誉。它是最美野菜,上等菜肴了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物质的丰富,它又从达官显贵的餐桌上消失沦为“渔人野夫所食”。

  听母亲说,上世纪六零年的春夏秋是吃形叶荷过来的。形叶荷是救命的水草,它似乎清楚人世间缺粮,匆匆探出水面。割了长,长了又割。亦如我对母亲的思念,梦境续了又断,断后又续。

       母亲不识字,但她对野菜、野草的种类、习性、药性、作用烂熟于心,了如指掌。如形叶荷,初春时,可取茎、叶同煮,有“酥”之美味;入夏后,只能取嫩茎烹炒,还是盛馔;进秋后,似“徐娘”老矣,难已进口,只能作猪饲料了。

  我还记得,母亲把割来的形叶荷掐去叶,剪去根部老茎,取叶端尺把长的嫩茎,用食盐拌揉,腌一个晚上。第二天早上切碎清炒,作吃稀粥的菜。那时,不识其中美味,只知嚼无渣,比腌白菜、腌萝卜好。搛两筷头在一碗“浪打浪”的粥里搅拌,一碗粥三下五除二就下肚了。

  小时搞野菜,形叶荷最易得。它是养猪的最佳饲料,母亲为了补贴家用,养了好几头猪,并坚持每年有一二头猪出栏,拉形叶荷给猪当饲料便是我小时的“功课”了。

       母亲把形叶荷切碎,与碎米煮熟储存,是猪一日三餐的主食;把打捞的形叶荷放到门口的水塘里养几天,是猪的零食,只要猪在栏里嗷嗷叫,放一把形叶荷,它就有滋有味地咀嚼起来。枞阳黑猪肉闻名于皖江两岸,当于这清洁的水草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吧!

  现在回乡,再也见不得最爱清洁、干净的形叶荷了。是水质污染?是池塘邋遢肮脏?还是湖面河面鱼类“密植”?与留守的老人说起,都是一脸的惘然若失,一腔的乡愁喟叹。

 

枞阳县监察委主办    安徽省枞阳县枞阳镇浮山路2号 联系电话:0562-3228510
皖ICP备10008041号-2  技术支持: 安徽九强网络   浏览量:27375114 次 无障碍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