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 枞阳县五务公开监督平台 登录 - 注册
网站首页 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八面来风 工作交流 案件警示 网站指南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 新闻列表  >  正文

【从身边小事看全面小康】扶贫农产品何以畅销长销

发布日期:2020-10-30 08:36:42   来源:安徽日报   浏览量:1886

  10月28日,枞阳县白荡湖边金色稻浪随风起伏,再过几天这里的水稻将要收割。

  流转了400多亩田块种植水稻,吸纳周边众多农户加入“施祥龙”大米品牌的施祥龙,预估今年能收七八十万斤稻子,加工后能产出40多万斤大米。“大米销售线上、线下‘两条腿’,我们一定能赚个好收成。 ”施祥龙信心满满。

  施祥龙家是枞阳县白荡湖村贫困户,得益于扶贫政策的帮助支持,他创办的家庭农场规模不断壮大,流转的田地超过500亩。农场以养殖龙虾、种植稻虾米为主,覆盖鱼、鸭、猪、鹅、果树、瓜蒌等多个种养品类。

  随着农场规模的壮大,产品销路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  适逢铜陵市政府大力推进消费扶贫,施祥龙与专业电商合作,注册了“施祥龙”品牌,对稻虾米重新进行包装、定位,开拓了电商销售渠道;同时,依托铜陵组织的展销会展销和帮扶单位购销,施祥龙的大米不但“卖得出”还卖上了好价钱,2019年以来,共销售22万余斤。

  扶贫政策落地落实、“四带一自”产业扶贫民生工程深入推进,产业扶贫项目如今遍地开花。

  截至目前,铜陵全市已建设完善特色种养业扶贫园区(基地)80个,发展参与带动贫困户的经营主体1032个,累计发展自种自养达标贫困户9598户。

  一方面,产业扶贫项目经营主体发挥了巨大的带贫减贫作用,累计带动贫困户14028户;另一方面,不少农业经营主体生产出的扶贫农产品,如何更好地“卖出去”同样需要破题。

  “产品卖不出去,经营就难以为继,会直接影响到扶贫带贫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扶贫带贫效用的发挥。”铜陵市扶贫开发局局长程志华说。

  程志华介绍,为解决好扶贫农产品销路问题,铜陵按照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社会参与”的原则,探索形成了“五销模式”,即搭建平台展销、线上渠道促销、帮扶单位购销、培育品牌助销、龙头企业带销,着力打通扶贫农产品销售的痛点、难点和堵点,推动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更好、更便捷地融入市场。

  在枞阳县会宫镇晓春村,贫困户朱长顺尝到了“链接”电商龙头企业的甜头:与枞阳县蟹之都贸易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后,由朱长顺提供鸭蛋,蟹之都贸易公司联系专业厂家制作咸鸭蛋。此举解决了朱长顺自制咸鸭蛋出油率低、口感不佳的问题,让朱长顺的咸鸭蛋销量一路上涨。该产品随后不但顺利入驻蟹之都旗下“小枞”农产品公用品牌,还成了枞阳县县长直播带货的特色产品。

  在铜陵,帮扶单位购销已成为社会扶贫的一个品牌。铜陵市的扶贫、农业农村等部门牵头开展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摸底,编制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目录清单,倡议各级工会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发放职工福利,鼓励帮扶干部自主购买结对贫困户自种自养的农产品。 9月30日铜陵举办贫困地区农产品云展会,一批企业与扶贫经营主体签订了贫困地区农产品购销协议,该市铜官区、义安区政府也分别与有扶贫任务的枞阳县政府、郊区政府签约。

  到目前,铜陵“五销模式”直接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副产品1亿多元,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农副产品“销售难”问题,今年该模式成功入选全国100个产业扶贫典型案例。

  “五销模式带来了两个可喜变化,一方面一批优质扶贫农产品被本地广大干部群众认可,培育出了一批本地市民喜爱的品牌;另一方面,一些产品在与电商平台合作后,重新对产品进行包装、定位、定价,更加契合了市场需求。 ”程志华表示,伴随着扶贫经营主体的做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,他们将继续加强探索创新,“下一步,不但要让扶贫农产品卖得出,更要让扶贫农产品卖得好。 ”林春生 通讯员 刘洋

枞阳县监察委主办    安徽省枞阳县枞阳镇浮山路2号 联系电话:0562-3228510
皖ICP备10008041号-2  技术支持: 安徽九强网络   浏览量:27406663 次 无障碍浏览